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古代“男尊女卑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-延续到如今为什么不提倡

内容来源:公兴搬场     发布者:     发布时间:2019-12-02 18:51:57

古代“男尊女卑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-延续到如今为什么不提倡

在中国古代,男尊女卑作为封建糟粕思想影响中国了数千年。


古代妇女地位十分低下。


那么男尊女卑这个封建糟粕,究竟能严重到何种地步呢?


首先体现在政治方面。


古代妇女是严谨参加整治活动,这点早在《周易·家人》中说道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。


意思就是女人的正事,就是在家里做好贤妻良母,不得外出参加其他活动。


在春秋首霸齐恒公时期,更是提出了毋使妇人与国家的规定。


不仅如此,历朝历代也严禁妇女参加科举考试,不得从军、不得从政。


其次体现在经济方面。


古代女子不得有私有财产,不能把家中财产借或者赠与他人,而且就连陪嫁的嫁妆也是作为男方的财产。


其丈夫死后,继承这笔遗产的也不是妻子,而是男人的儿子。


如果这个男人没有儿子,她也只能用以养老,不得置业。


再次就是教育方面。


《礼记·内则》规定:男子十岁以后可以拜师学艺,学习六艺之术。


而女子只得在闺中学一些织布家务,不得学习文化。


也就是中国古代一直强调的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从而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。


在社会地位方面,女性几乎毫无权利。


东汉女学者班昭为维系家族顺应时代著《女诫》七篇,系统地归列女子的行为纲常,体现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四德。


此后该书流入社会,使男尊女卑观念具体化,广泛表现在观念形态及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,在古代是女子教育的楷模。


内容主要为无论是非曲直,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。


丈夫可以再娶,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;


女子要善事男方的父母,逆来顺受,一切以谦顺为主,凡事应多加忍耐,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。


更有甚者,一些封建王朝规定丈夫可以随意殴打妻子,但是妻子殴打丈夫会被处以酷刑。


到了明清时期,男尊女卑更为严重。